轉帖|其它|編輯:郝浩|2008-09-12 10:06:20.000|閱讀 888 次
概述:領軍服務外包 大連軟件業加速對接資本市場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資本市場不活躍是大連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的一塊短板,沒有一家軟件類上市公司更是大連的尷尬。今后大連將加快推動軟件企業上市、吸引風險投資和鼓勵并購等資本活動,使資本市場成為大連軟件產業發展的新動力,加快推動大連成為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新領軍城市。”大連市信息產業局靳國衛副局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領軍服務外包
“如果以1998年5月大連成立全國唯一的信息產業局,6月大連軟件園奠基為標志,大連開始將軟件產業納入政府經濟發展戰略,一抓十年沒有放松。”靳國衛說。
十年里,大連的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異軍突起,成為新的支柱產業。1998 年大連的軟件銷售只有2億人民幣,2007年則達到215億,增長100倍;1998年軟件出口微乎其微,2007年出口達到7億美元;1998年軟件從業人員只有3000人,現在達到6萬人;1998年軟件企業只有100家,目前達到700家。
大連軟件和服務外包的規模和集聚效應開始顯現。據介紹,在大連700家軟件企業中有200家是外資企業,其中有40家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從事軟件和服務外包,在全國是最多的。英特爾一期就在大連投資25億美元,生產12英寸、90納米集成電路芯片,惠普、IBM、戴爾、英國電信、花旗銀行等都在大連設研發中心和BPO中心。而本土企業中東軟集團、華信軟件、海輝軟件連續三年位距國內對日軟件出口的前三名。軟件和服務外包已成為外商投資大連的熱點。從企業規模看,有8家企業人員在千人以上,東軟在大連有5000人,華信 3000人,大連的目標是3年內培育兩家萬人企業,使大連成為與印度班加羅爾、愛爾蘭都柏林齊名的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集中區。
突破人才瓶頸
軟件是什么?是大腦智慧產品。而軟件人才的聚合也是最復雜的人力資源管理工程, 大連摸索出一套成熟機制,從人才培養、人才引進到人才穩定。
2000年大連就開始鼓勵高校興辦軟件學院,增加招生人數,當年東軟就辦了大連軟件學院,之后大連理工大學、大外等20余高校開辦軟件學院,目前大連學軟件的在校生達到5萬人,每年畢業1萬多人,有60%留在大連,而十年前則是“孔雀東南飛”。還有40所中專開辦軟件專業,在校生1。2萬人,一年畢業4000多人,大部分留在大連,是軟件產業的基礎人才。大連還有一支龐大的社會辦學隊伍,政府通過對其規范化、品牌化,重點支持幾個"實訓基地",給予師資、資金的支持,最好的就業率達到95%以上。
而人才引進則政府搭臺企業唱戲,2003年、2004年大連遇到了軟件人才瓶頸,從2005年開始連續四年,政府組織企業海內外招聘到東京、大坂、多侖多及國內幾十所高校,政府出錢出面為企業搭平臺。而人才培養、引進后穩定是重要一環,早在2004年政府就出臺軟件人才獎勵政策,參照繳納的地方所得稅政府給予相應的獎勵額度,這兩年積極推動住房、就醫、就學等方面的配套措施。
政府服務到位
大連軟件及服務外包的崛起,政府扮演什么角色?
1998年軟件園建設時,政府就推行“官助民辦”,扮演服務的角色。軟件園從一期的2.97平方公里到二期,再到目前133平方公里可容納30萬至50萬人的旅順南路軟件產業帶,政府的到位恰當好處。
為給軟件產業發展創造好的環境,大連在全國率先構建“信譽體系”,將知識產權、信息安全和質量認證整合成信譽體系。大連也是第一個政府出資鼓勵企業正版軟件集體采購的城市。第一個整體通過CMI認證的是大連的海輝公司,第一個通過CMI五級認證的是東軟公司,全國有40多家公司通過CMI五級認證,大連就有10家,占四分之一。大連也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從事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的城市。2005年日本實施個人信息保護網,日本也關注中國企業的信息安全,2005年大連與日本合作,建立個人信息安全認證保護標準,先是大連的標準,后變成遼寧的標準,正推動成為全國的標準,今年6月與日本評價標準互認,填補國內空白。軟件外包一是成本,二是人才,三就是信譽體系。成本高爭不到活,沒人才沒辦法做,信譽體系不健全,人家不放心讓你做;在這方面,大連又走到全國的前列。
靳國衛說:大連軟件發展十年最大的不足是資本市場不活躍,沒有一家軟件類上市公司,風險投資利用的案例也很少。目前大連已經有幾家有規模的企業在積極爭取上市,下一步政府將對上市企業給予激勵政策,對利用風險投資的企業給予相應的配套政策。同時鼓勵企業并購,政府設立人才增長獎、銷售增長獎等辦法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
文章轉載自: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