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其它|編輯:郝浩|2009-02-23 01:57:16.000|閱讀 430 次
概述:“2006年是創業年,2007年是產品年,2008年是普及年,其實我覺得2009年應該是繼續的普及年。”——李開復如此定義谷歌的發展階段。
2009 年,Google的戰略是什么?能否帶來搜索市場質的變化?Google中國四位高管近期接受了國內媒體的采訪,對谷歌2009年的戰略與目標進行了相對深入的闡述。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2006年是創業年,2007年是產品年,2008年是普及年,其實我覺得2009年應該是繼續的普及年。”——李開復如此定義谷歌的發展階段。
2009 年,Google的戰略是什么?能否帶來搜索市場質的變化?Google中國四位高管近期接受了國內媒體的采訪,對谷歌2009年的戰略與目標進行了相對深入的闡述。
受訪對象:Google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Google全球副總裁劉允、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劉駿、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
提問:2009年,谷歌的工作重心會放在哪幾方面?
李開復:第一,我們的品牌和用戶的認可度。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建成,品牌也不是一天一年能夠搭成的。
第二,是把搜索產品做的更好. 如果要重新排序工作重心,搜索技術還是列在第一位。
第三,除了搜索外,我們要在其他相關快速成長的市場里面,得到用戶的認可。有兩個是最受重視的,一個是移動搜索,另外,是地圖和本地生活搜索。
林斌:2009年應該是一個很大的轉折,3G牌照發了,流量會上去,資費會下來。語音搜索、生活搜索等是重點研發的對象,目前在谷歌的項目大大小小加起來有二三十個。
劉駿:整合搜索2.0是我們今年最大的發展方向。現在整合搜索還是比較單向性的,會把其他的搜索如圖片、地圖整合到新聞網頁搜索上,我們要把這個界限模糊,從新聞、圖片角度,都可以到達整合搜索的結果。
去年整合搜索剛剛開始出來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其實很簡單,只有一兩個整合,到去年為止各種各樣的整合出來了,包括地圖、新聞、圖片、公交路線,會越來越多。
提問:2008年谷歌的收入是多少,脫離總部的支持,目前谷歌中國能做到盈虧平衡了嗎?
李開復:收入方面,我們不公布這樣的信息。至于盈虧平衡的問題,其實你自己可以算出來。例如說你可以拿易觀國際的數據(注:易觀國際統 計,2008 年谷歌收入為14.32億元)來看,我們這有500多個人,你覺得500多個人能花多少錢?當然,還有數據中心的成本等等,你可以自己來估算一下。
劉允:2008年的增長速度我非常自豪,是3位數的增長,超過100%。雖然基數還比較小,但我們預期今后也會是這樣的增長速度。尤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還在高速增長。
提問:在2006年稍微艱難的時刻,很多人離開可以理解,現在Google已經在穩健成長,為什么我們去年還看到不少中高層離去?譬如首席戰略官郭去疾、大中華區投資并購總監宓群、中國總裁助理陶寧、產品總監周杰、移動產品經理沈思等?
李開復:首先我們沒有很多高管離開,你看負責銷售的還在銷售,負責研發的還在負責研發,基本上沒有什么客戶離開,基本上沒有什么高管離開。
第二,我們整體員工流失率我認為是Google內部所有國家應該是接近最低的,也絕對是中國互聯網界最低的。產品工程部門的流失率是2%,所以如 果 有任何互聯網公司低于2%,你可以告訴我一下,我們要去學習下他們的文化。一個成立三四年的公司2%的流失率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還有像Google是這 樣有創意的公司,其實很多人本身就是太多創意了,不是每個創意在公司都是可以做的。比如你看郭去疾和周杰他們兩個做的公司,你在Google提出的話可能 沒法支持他,因為這種公司走的方向跟我們商業模式差太遠了,當你有一個創意,公司又沒有一個機制能讓你做一個大公司中的小公司時,那就沒有辦法,只能出去 了。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
文章轉載自: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