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行業資訊|編輯:龔雪|2014-01-15 09:06:44.000|閱讀 306 次
概述:本文詳細解讀HTML5的其前世今生,讓您對其意義和來源有更清晰的認識,少一分誤解。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當HTML5日益流行之際,這個新標準周邊的誤傳信息也越來越多。它已經成為移動網絡一個包羅萬象的短語,而它的功能和能力也被廣為誤解。
問題:每個人都想要HTML5,但他們并不太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一些人把它看做移動應用的答案,另一些人認為他們需要轉換自己的應用為HTML5。
你怎能把神話與現實分開呢?
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對于HTML5的誤解,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研究一下其中最為常見的那部分,并解釋為何它們是錯誤的。希望本文能繪制一個清晰明朗的HTML5概念圖,并讓你更好的理解它如何能夠改進你的Web應用。但首先,在我們投入HTML5周邊的神話之前,先快速探究一下它的歷史以讓你對其意義和來源有更清楚的理解。
HTML5簡史
1997年發布HTML 4.0之后,萬維網聯盟(W3C)因認為進一步擴展HTML5很困難,停止繼續致力于HTML。1999年,組織開始研究XHTML,一個組合HTML和XML的新語言。
因不滿于HTML所走的方向,Opera和Mozilla的一個開發團隊于2004年在W3C的一個工作室提出了對于Web的不同看法。他們相信現有技術并未充分服務Web應用,并概括了他們視為未來Web關鍵的七個設計原則:
經過投票,W3C最終駁回了這個提議,反而選擇繼續XHTML。但是,Opera和Mozilla(后來蘋果加入)不愿放棄自己的目標,它們成立了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網絡超文本應用技術工作小組)來繼續致力于未來的HTML。今年雖然沒有正式的標準,大多數現代瀏覽器都已提供支持,為執行HTML5功能的網站和應用的開發敞開了門。
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每個團隊都致力于不同的技術規格。W3C在于創建XHTML 2標準,而WHATWG在于深化HTML。在2006年,W3C意識到XHTML沒有前途,此時WHATWG的HTML卻如火如荼,于是W3C決定加入。從此,他們開始共同致力于開發直至今日眾所周知的HTML5。
在2008年1月,WHATWG發布了首個HTML5技術參數的工作草案,概述了其中的變化和功能。從那時起,瀏覽器供應商為迎合HTML5的標準化,開始做出各種努力。
在2012年12月,W3C宣布HTML5完成,意味著所有功能都已敲定。
HTML5神話
的確,HTML5開創了一些重大變化并帶來了將永遠改變開發世界的Web應用功能。但是,隨著每個新的主要技術轉變,神話變得與現實糾纏不清,甚至讓很多人產生了對HTML5的偏見。
如今關于這個新標準的誤解鋪天蓋地,下一篇連載將為大家解讀商界中HTML5最常見的“神話”。敬請繼續關注。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
文章轉載自:慧都控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