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行業資訊|編輯:龔雪|2014-09-11 09:38:53.000|閱讀 189 次
概述:大數據安全防護,防護手段需要更聰明、更專業、更快速。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大數據時代,方便生活、完善娛樂、效率工作等都滿足了現代人的需求。但但也讓惡意入侵者擁有了更多入侵方式。先看一組數據:一年中,中國有超過16388個Web站點遭篡改;91%的針對性攻擊都開始于魚叉式網絡釣魚。去年年底,惡意Android應用程序數量達到100萬。
聰明的數據安全防護向來都是以簡單管理、靈活部署和集中控制為精髓的。分層式的安全防護,從用戶終端開始就對外界的黑客攻擊進行防御。網絡、服務器甚至服務器里保存的數據,同時分級別拉起防線。發揮單個部分力量,組合為集體力量去挖掘潛在的惡意威脅。
新一代的數據安全防護技術要求具備智能的特點,往日安全無法看到的威脅,只有像山麗多級審批流這種新技術,才能夠提前抵御未知的威脅。
說到IT消費化,就不得不提及近年來走紅的云服務器和網盤。數據顯示,到2016年71%服務器負載可以實現虛擬化,通過在云中存儲數據可以節省74%的成本。面對這種新晉的技術,我們需要思考幾個問題。
首先,服務器和虛擬機的完整性。許多企業將多個虛擬機放到一個服務器上,通常以個位數來衡量利用率可以提高到70%,但是這股虛擬化技術轉變的潮流卻出現了“停滯期”。造成“停滯”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不知道如何將物理環境下的數據防護做法搬到虛擬化環境中區。
其次,保存在云中的數據安全性。物理環境下的數據防護,我們需要實時“看護”。那么存儲在虛擬化中的數據安全防護,企業往往一頭霧水。其實,定期備份就是解決云數據安全問題的一種方法。當然,備份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如果源數據遭到竊取外泄,備份的數據還有什么價值可言呢?
根本解決之法就是數據加密。防范于未然通常是幫助用戶減少資料外泄時的損失。在此,不得不提到最近火熱的山麗多模加密技術。根據靈活的加密需求,制定不同的加密策略。
與PC時代相比,移動安全威脅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PC病毒的增速。一些新問題開始出現,廣告軟件、跟蹤軟件等軟件快速增長,導致個人隱私數據泄露事件時常發生。
隨著移動設備融入企業業務的步伐越來越快,移動數據安全問題愈加明顯。眾多企業翹首企盼真正解決移動終端數據防護問題的方案能夠早日出現。
基于現有的移動平臺,選擇可行的防御思路才是重點。數據保護才是所有移動安全防護的重點。采用多模加密技術確保源頭的安全,這也是企業愿意去做的事情。結合必要的外設管理,提前考慮傳統安全策略對于設備管理的問題。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