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行業資訊|編輯:龔雪|2015-02-06 09:29:30.000|閱讀 206 次
概述:回溯算法實際上一個類似枚舉的搜索嘗試過程,主要是在搜索嘗試過程中尋找問題的解,當發現已不滿足求解條件時,就“回溯”返回,嘗試別的路徑。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回溯算法實際上一個類似枚舉的搜索嘗試過程,主要是在搜索嘗試過程中尋找問題的解,當發現已不滿足求解條件時,就“回溯”返回,嘗試別的路徑。
回溯法是一種選優搜索法,按選優條件向前搜索,以達到目標。但當探索到某一步時,發現原先選擇并不優或達不到目標,就退回一步重新選擇,這種走不通就退回再走的技術為回溯法,而滿足回溯條件的某個狀態的點稱為“回溯點”。
許多復雜的,規模較大的問題都可以使用回溯法,有“通用解題方法”的美稱。
在包含問題的所有解的解空間樹中,按照深度優先搜索的策略,從根結點出發深度探索解空間樹。當探索到某一結點時,要先判斷該結點是否包含問題的解, 如果包含,就從該結點出發繼續探索下去,如果該結點不包含問題的解,則逐層向其祖先結點回溯。(其實回溯法就是對隱式圖的深度優先搜索算法)。
若用回溯法求問題的所有解時,要回溯到根,且根結點的所有可行的子樹都要已被搜索遍才結束。
而若使用回溯法求任一個解時,只要搜索到問題的一個解就可以結束。
(1)針對所給問題,確定問題的解空間:
首先應明確定義問題的解空間,問題的解空間應至少包含問題的一個(最優)解。
(2)確定結點的擴展搜索規則
(3)以深度優先方式搜索解空間,并在搜索過程中用剪枝函數避免無效搜索。
(1)問題框架
設問題的解是一個n維向量(a1,a2,………,an),約束條件是ai(i=1,2,3,…..,n)之間滿足某種條件,記為f(ai)。
(2)非遞歸回溯框架
int a[n], i;初始化數組a[]; i = 1; while (i > 0(有路可走) and(未達到目標)) // 還未回溯到頭 { if (i > n) // 搜索到葉結點 {搜索到一個解,輸出; } else // 處理第i個元素 { a[i]第一個可能的值; while (a[i]在不滿足約束條件且在搜索空間內) { a[i]下一個可能的值; } if (a[i]在搜索空間內) { 19 : 標識占用的資源;20 : i = i + 1; // 擴展下一個結點 21: } 22: else 23: { 清理所占的狀態空間; // 回溯25: i = i –1; } }
(3)遞歸的算法框架
回溯法是對解空間的深度優先搜索,在一般情況下使用遞歸函數來實現回溯法比較簡單,其中i為搜索的深度,框架如下:
int a[n]; try(int i) { if(i>n) 輸出結果; else { for(j = 下界; j <= 上界; j=j+1) // 枚舉i所有可能的路徑 { if(fun(j)) // 滿足限界函數和約束條件 { a[i] = j; ... // 其他操作 try(i+1); 回溯前的清理工作(如a[i]置空值等); } } } }
更多新體驗,歡迎試用JetBrains旗下的各種Web開發工具。另外還有5折限時搶購和免費領iPhone 6、iPad air等好禮!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