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行業資訊|編輯:蔣永|2016-11-09 14:54:16.000|閱讀 349 次
概述:本文描述了敏捷數據庫開發的五個關鍵要素。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雖然大多數應用程序開發人員視敏捷作為主流的開發方法,數據庫開發人員,尤其是開發關系型數據庫的程序員卻較難接受敏捷。因為部署變更時需要理解并遵守數據庫狀態。因此,數據庫專業人員不得不依賴手動流程,不去將開發規模擴大到敏捷核心的快速開發周期。
直到數據庫開發過程,特別是關系型數據庫(Oracle,SQL Server, DB2)的開發規模擴大到一個相似的水準,他們仍將是另一個敏捷組織的瓶頸。
緩解這種瓶頸,需要一個自動化的管道,數據庫開發團隊可以解決風險,確保質量,在整體上縮短組織的開發周期。本文描述了敏捷數據庫開發的五個關鍵要素。
版本控制在數據庫開發項目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但仍是追蹤數據庫定義語言(DDL)每一步變動的極好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追蹤存儲函數和過程的版本,讓程序員更容易在各版本間評估、比較它們,并診斷出現在產品之路上的問題。
即使開發團隊和QA團隊非常全面的記住所有他們需要測試的,在代碼變更需要check-in的時候,手工測試仍舊比自動化測試要慢得多。自動化測試提供了一個基礎安全網絡,加速了數據庫開發。因為它幾乎能提供立即保證,新的代碼變化不會破壞早期的開發工作。不僅如此,在代碼check-in的時候,通過自動化執行測試用例,程序員會立即收到中斷反饋,并且能快速的在最恰當位置進行修復,這也是修復缺成本最低的時候。
程序員會給同行審視代碼,以確保他們沒有遺失一些什么,或引入了安全漏洞、犯了邏輯錯誤,無意中減緩了產品開發進度。靜態代碼分析軟件明顯加速整個過程,并通過閱讀代碼、定義相同的開發模式來確保遵循公司標準。
數據庫開發人員,也可以從單元測試后的靜態代碼分析中獲得增益,這甚至超過了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的同行。由于極端的壓力以及數據庫開發周期最后期限不斷收緊,許多團隊匆忙的進行代碼審閱,或者完全跳過這個步驟。因此,在數據庫開發級別上,可以自動化此流程,減少團隊花費的時間,并增加代碼審閱的一致性。自動化代碼審查可以檢查寫入的規則,幫助執行公司標準,提高產品的質量、性能、可維護性、安全性、流程化。
為了降低數據丟失和其他故障的風險,數據庫開發路徑通常包括DBA會在部署階段停止,以便在其投入生產環境之前審查代碼更改。雖然自動化DBA停止不是一個好主意,自動創建ALTER腳本以進行部署是縮短開發周期的有價值的步驟。 DBA可以使用自動化工具收集已通過回歸測試和靜態代碼分析的所有隊列變化管理部署路徑,將它們與生產環境進行比較并生成腳本以提交它們。這不僅可以提高DBA的效率和縮短開發周期,而且還可以確保所有項目的更改應用到生產環境中。自動化隨著組織遠離手動流程和自動化工具,數據庫開發周期將開始縮減,所有團隊都可以開始實現敏捷的承諾。以零碎的方式使用軟件工具都比純手動過程快,但它只提供增量的改進。敏捷需要團隊工作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團隊必須尋找一種方法即在不需要團隊的進一步交互下,創建完全自動化的管道用于提交更改回歸測試,審查和分段部署,而不是讓人員管理流程的每個步驟。 DBA可以放心的是,代碼更改符合質量標準并遵守公司策略,管理人員可以看到代碼將滿足項目要求并在生產環境中正常運行。
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長期以來利用敏捷開發的做法,以縮短他們的開發周期并減少代碼變更的相關風險。另一方面,數據庫開發還是依賴于傳統的手動過程,以減少在生產環境中數據庫中數據丟失的風險。
由此導致的瓶頸,特別是在關系型數據庫環境中,始終將組織作為一個實現敏捷全部承諾的整體:針對市場變化立刻發布軟件產品的能力。
對應用軟件開發人員,數據庫開發人員以及數據庫管理人員(DBAs)來說,自動化是同步應用軟件團隊和數據庫團隊開發周期的關鍵。
本文轉自()
活動時間:11月1日-11月30日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