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行業資訊|編輯:龔雪|2017-02-15 09:47:57.000|閱讀 188 次
概述:微信公眾號要收費了?流量紅利將要完結之際,各家自媒體是否能夠迅速變現?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2016 年是知識付費爆發式發展的一年。盡管并非從無到有,但無論是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還是多個產品或平臺的興起,知識經濟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都展現出了不一樣的姿態。盡管為內容買單古已有之,但在“免費至上”的互聯網時代,內容付費看上去還是有點“返祖”的意味。尤其是在被稱為“資本寒冬”的 2016 年,以知乎 Live、分答、得到等為代表的知識付費類產品仍可以在萬馬齊喑的互聯網市場內博得一席之地,頗值得我們玩味。而近日,著名獨立IT評論人洪波在朋友圈發布一則評論內容創業的朋友圈,馬化騰隨之在下方評論稱,微信公眾號付費測試正在加快。隨后,洪波發表朋友圈評論稱“微信公眾號的付費訂閱功能盡管有點姍姍來遲,但總算要來了。”對此,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回應稱,暫時沒有收到相關消息。
2016年是內容創業大年,包括視頻、公眾號等多類內容平臺風生水起,付費訂閱模式也在其中異軍突起。羅振宇的得到APP下載過百萬,其中李翔、和菜頭等內容和項目頗受熱捧。果殼旗下的分答引爆了音頻付費,上線42天估值過億美金。知乎旗下的值乎受到細分人群的追捧。企鵝智酷與羅輯思維和得到APP合作,開始試水內容付費。但在這其中一直沒有看到原創內容大戶——微信公眾號的身影。
隨著終端、網絡、移動支付等的普及,內容付費的門檻越發降低,信息碎片化、同質化造成的質量低下干擾著消費群體的判斷與體驗,從這一層面來講,通過付費方式來篩選出專業、精準的內容服務越發屬于剛性需求。微信公眾號聚攏了一大批致力于原創文章寫作的人群,開啟內容付費模式,首先利于內容本身優勝劣汰,,“為內容付費”用戶們可以以此過濾內容、解放部分注意力和時間。同時激勵龐大的作者群體更加精專于原創內容的高質量追求。
實際上,從去年8月就傳出微信公眾號將開啟付費訂閱的功能,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處于內部測試階段。馬化騰此次公開評論將加快測試速度,可見付費訂閱功能終將“千呼萬喚始出來”。
更多行業資訊,更新鮮的技術動態,盡在。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