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使用教程|編輯:蔣永|2017-05-11 16:04:24.000|閱讀 3351 次
概述:今天給大家講解LoadRunner的事務和集合點這兩個概念。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相關鏈接:
這里說的事務,其實是起到一個統計的作用,LoadRunner會對事務間的腳本做一些統計。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將Virtual User Generator的腳本放到Contoller去執行時,
會發現下方的監控事務響應時間的表格只寫了vuser_init、Action和vuser_end這三行數據。
但常常,我們只想知道Action中間某幾個請求消耗了多少時間。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將這幾個請求對應的腳本包到一個事務里,那么Controller就會自動幫我們統計出相關的信息了。
那么如何在腳本中加入事務呢?
第一種方法,在錄制時加入
當我們希望接下來的腳本在事務內時,可以通過快捷工具欄的以下圖標來插入“開始事務”標識
給“開始事務”起個名字
之后我們繼續錄腳本,直到我們希望腳本錄制到事務外,
這里可以插入”結束事務“標識
選擇要結束的事務名稱
這樣,事務就完成了,回去看看我們錄到的腳本代碼:
是的,它僅僅是多了兩行代碼。
所以,第二種插入事務的方式,就是直接在腳本里寫上這兩行代碼。
這樣,即使完成的錄制,我們也可以隨意地再加入事務。
可能剛剛我們也留意到了快捷工具欄在“結束事務”右邊還有一個亮點的圖標
這個圖標 就是“集合點”了
它的作用也很好理解,當我們測試多個用戶并發時,每個用戶執行到該事務腳本的先后順序是不確定的,
所以得到的測試結果也并不是一個完全 并發的極限測試結果。
在開始事務之前 ,插入一個“集合點”,那么在多用戶執行時,就可以將用戶請求停下來,直到用戶數量達到滿足的條件(默認是100%的用戶都到達集合點)
那么,所有的用戶都將同時發出接下來的請求。
測試統計出來的結果,就是一個完全并發的結果。
另外得到的一個重要結論就是:集合點通常都是要與事務一起 使用的,單獨使用集合點,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意義的。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