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3D產品功能介紹|編輯:何家巧|2021-02-09 13:28:37.367|閱讀 313 次
概述:增材制造(通常稱為3D打印)是用于創建3D對象的計算機控制過程。物體是通過 "添加 "材料--通常是塑料、陶瓷或金屬粉末--在構建平臺上形成薄層,使用固化劑、熱量或激光束進行硬化。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增材制造(通常稱為3D打?。┦怯糜趧摻?D對象的計算機控制過程。
物體是通過 "添加 "材料--通常是塑料、陶瓷或金屬粉末--在構建平臺上形成薄層,使用固化劑、熱量或激光束進行硬化。
那是如何實現增材制造的呢?
在本文中,我們會徹底研究整個增材制造過程。
如果您是新手,可能很容易將增材制造過程分為兩部分:設計和印刷。但是事實并非如此。
增材制造過程實際上要復雜得多,主要分為四個步驟:
步驟1:使用CAD軟件設計模型眾所周知,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在增材制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用于設計和測試適用于實際應用的3D模型。
SolidWorks是世界上第一個基于Windows開發的三維CAD系統,廣泛用于工業設計包括范圍廣泛的工程工具和功能。
預處理涵蓋了設計和制造之間必須完成的一系列步驟,主要涵蓋了兩個主要活動:
1)仿真建造
在3D設計制造之前仿真建模主要用于對進行數字測試,這些測試是為了確定對象的結構完整性,也就是為了檢測是否可能發生故障,如何發生故障以及在不發生故障的情況下能夠承受什么力。
常見的模擬建模技術包括計算流動力學(CFD),有限元分析(FEA)和非線性應力分析。
2)準備3D打印文件
測試并簽收3D設計后,就可以準備打印了,但必須克服一個障礙:互操作性。
互操作性是不同計算機系統交換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增材制造過程中,諸如3D打印機之類的制造機器不能很好地“理解” CAD文件,也就無法實現制造過程。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必須將文件轉換為一組指令,讓增材制造硬件可以理解這些指令。這些指令諸如Spatial的CGM Polyhedra之類的“切片器”創建的,該軟件將3D設計轉換為2D層或切片,然后用于計算制造對象所需的刀具路徑或G代碼。
步驟3:列印根據所使用的增材制造技術的不同,“印刷”階段可能看起來非常不同。
在典型的3D打印過程中,就像在市售3D打印機中看到的那樣,打印頭將一層粉末材料與一層結合液交替使用,經過層層疊加,形成最終產品。這個過程更準確地稱為 "粘合劑噴射"。
然而,其他形式的增材制造看起來完全不同。
立體光刻技術(SLA)使用強大的激光代替液體粘結劑來固化光聚合物樹脂層。在構建周期中,構建平臺被放入樹脂池中,激光在樹脂池中描繪出被打印層的圖案。每層固化后,構建平臺就會小部分地降到樹脂池中。
另一方面,在熔融沉積建模(FDM)中,將熱塑性材料加熱并逐層應用于構建平臺。一層干燥后,將下一層應用在其上面。
其他常見技術包括選擇性激光燒結(SLS),金屬激光燒結(DMLS)和電子束熔化(EBM)。
紅期加工通常是增材制造中最昂貴,最耗時的方面。
步驟取決于所使用的增材制造過程的類型,但是通常分為三類:
在制造業(尤其是增材制造)中,絕不可以偷工減料。如果您需要實際可用的組件,則必須謹慎并盡職地完成流程的每個階段。
如果您能做好開發和維護,促成有效的過程,那就能制造出高質量的零件。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