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行業資訊|編輯:郝浩|2013-08-21 12:01:11.000|閱讀 710 次
概述:當我們用思維導圖工具Mindjet或者TheBrain處理信息洪流、盡可能多地將信息可視化的時候,可否認真想過:思維導圖工具對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是怎樣實現的呢?使用思維導圖工具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科學的依據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科學,去認識為什么相對于傳統的文檔或電子表格,我們更容易消化導圖或導圖工具上的視覺信息。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當我們用思維導圖工具(也叫MindManager)或者TheBrain(也叫PersonalBrain)處理信息洪流、盡可能多地將信息可視化的時候,可否認真想過:思維導圖工具對我們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響是我們沒有發覺的呢?使用思維導圖工具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科學的依據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科學,去認識為什么相對于傳統的文檔或電子表格,我們更容易消化導圖或導圖工具上的視覺信息。
語言學家們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信息和情感的傳遞只有7%是通過語言,包括語言的內容、語氣、語調等,而另外93%的信息和情感的傳遞是靠非言語行為,也就是人的眼神、表情、動作、姿勢等。而在非言語的環境下,視覺在我們接收信息、傳遞感情時的角色尤為重要。
根據(美國著名神經生物學教授)的研究,大腦把將近一半的精力都用在提取眼睛所見的信息上。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比例。
感覺接收器就是對那些對你的內部或外部環境的刺激作出反應的神經。有如此多的感覺接收器集中在眼部,因此我們發現自己更容易吸收視覺上的信息。
這是相當快的,比通過閱讀、消化和理解一段文字要快得多。
通過使用悅人眼目的、恰當的顏色在可視化和信息圖表中,人們更容易去閱讀,更愿意去閱讀。這是一份書面文件或電子表格不能達到的效果。
在一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閱讀相關的藥品標簽。與那些只看文本的藥品標簽的參與者而言,當藥品的標簽說明配合圖片時,95%的參與者都能夠更好地理解復雜的醫療信息。這表明,當需要讓人們理解比較復雜的信息時,可視化是多么有幫助。
W.霍華德·萊維和理查德·倫茨審查了55個實驗結果,發現這是真的。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世界各地的國家都喜歡在標志桿或標志牌上使用簡單的圖像、箭頭等,這樣是為了幫助駕駛者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反應自己接下來該行的方向。
在蘇塞克斯創新中心,由Mindlab International開展了一項調查,研究上班族如何管理數據,通過對比使用傳統方式管理數據的上班族和使用可視化軟件工具管理數據的上班族,得出以上的結果。這說明,在管理和處理信息時結合可視化的管理方式,會大大提高我們的管理效率。
所以說思維導圖工具不僅適用于個人,也適用于團隊。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飛躍,這一觀點越來越被更多的人認同。用這句幾十年前的名言來總結本文的觀點仍不過時,不是嗎?
>>可視化思維導圖工具推薦:TheBrain/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
文章轉載自:慧都控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