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行業資訊|編輯:龔雪|2014-07-25 09:19:17.000|閱讀 252 次
概述:高考替考事件,暴露指紋識別技術存在嚴重安全漏洞,身份識別技術亟須更新換代。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河南高考替考案中暴露出來的指紋膜以假亂真,也讓反作弊問題浮出水面。指紋識別認證受環境溫度和個人皮膚條件影響較大等原因,部分考生指紋不易 采集,且市場上又出現了大量復制指紋的產品,給通過指紋驗證考生身份造成困擾。而現實中,用印泥盜取他人指紋的情形更是屢屢發生。
上述種種危險傳遞出一個信號:技術已趨成熟且獲廣泛應用的指紋識別技術,仍存在其自身難以克服的安全漏洞。由于指紋裸露于體表,無法避免被復制及竊取,急需更加安全且同樣便捷的身份識別和安防技術。
現在不少公司都裝配了指紋打卡機用于員工考勤或者作為門禁。但目前,一種名叫“指紋膜”的秘密武器聲稱能對付打卡機,而且 “指紋膜”這一新玩意已經在購物網站上熱賣,賣家稱任何人只要在手指上套上該膜,均可以代替指紋主人打卡。據上海信達 律師事務所的李書榮律師表示,“指紋膜”是隨著 “指紋打卡機”而產生的新興產物,由于缺乏相關法律依據,有關部門尚無法查處。有律師提醒,“出賣”指紋等于泄露個人信息,須警惕被不法分子利用。指紋膜 用來克隆指紋,經過簡單的拓印、倒模工序后,用硅膠制成的指紋套,可以以假亂真,騙過打卡機的“光眼”。
據了解,指紋膜分光學指紋膜、電容式指紋膜,可以以假亂真,騙過打卡機的“光眼”,使用高科技納米材料采集指紋,再用硅膠倒入制成模板里面成 型,即可制成指紋膜。許多商家為了在市面上有一席之地,不斷研制新創指紋膜采集指紋材料,材料獨特、流通性能好、無色無味無毒,頗受市場歡迎。
據調查,市面上的指紋考勤機,大多工作原理是激光射在人的手指指紋的凹凸面上反射回感應板上,而后形成一幅圖片,與之前員工采集的指紋進行比較,如果相同,則被確認是本人。激光射在硅膠指紋膜上,如果上面的紋路清晰,機器經過比對就會讓指紋膜通過認別。
河南高考替考案中的槍手,其替考對象的仿真指紋膜早在考試前一個月就已經準備好,槍手只要把這個指紋膜貼在自己相應手指上,就能順利通過檢驗。
世界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均在研制一種新型的手指靜脈特征識別認證系統,指靜脈身份認證作為一種“活體識別”技術,靜脈識別的生物特征載體——靜脈血管位于表皮以下、手指內部,依靠流動的血液形成血管圖像,即便是復制一根活體手指,血液一旦凝固之后圖像也將面目全非。
一份由國際生物識別集團(IBG)撰寫的《生物識別市場與產業報告2009-2014》顯示,目前在各種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中,指紋識別所占份額最大,為66.7%;人臉識別占到11.4%;虹膜識別、語音識別、靜脈識別和掌形識別各占8.0%、3.0%、2.4%和1.8%。對此,富士通公 司全球事業管理部顧問北條秀樹表示:雖然靜脈識別系統目前市場占有率只有2.4%,但隨著靜脈識別系統應用的多元化,成長到10%的市場占有率指日可待。 面對指紋識別隱患留出的巨大市場空間,已有多年技術積累和成熟產品問世的靜脈識別技術,將會是最有力的競爭者。此外,指靜脈識別技術一方面將逐步替代指紋 識別技術;另一方面,指靜脈識別技術的發展也是一個逐漸融合指紋識別技術的過程。
世界著名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公司Griaule software推出新型的面部及指紋識別系統,并在這領域中加強了對掃描的判斷。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