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Solidworks資訊|編輯:黃竹雯|2019-05-07 16:01:55.000|閱讀 1049 次
概述:你可能會問什么是智能組件?它是最近添加到 SolidWorks 的新東西嗎?不,其實不是的。智能組件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而你卻沒利用起來。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相關鏈接:
使用 SolidWorks 的一大好處是可以捕獲工作內容并重復多次使用。通過創建和使用智能組件,可以更好捕獲工作內容。你可能會問什么是智能組件?它是最近添加到 SolidWorks 的新東西嗎?不,其實不是的。智能組件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但是可能未被充分利用,尤其是在使用現成組件需要額外功能時才會想起他來。
(想知道一套正版SolidWorks多少錢嗎?可以聯系我們的 ~)
想象一下將軸承壓到軸上。軸必須具有特定的直徑和公差,以便將軸承壓到軸上。每次在組件中使用該軸承時,你都必須查看制造商目錄中的壓配合要求,并將其應用于每個軸承和軸組合的軸。由于涉及手動操作,會涉及大量額外工作,這樣會導致增加錯誤的可能性。如果軸承足夠“智能”以便能夠將壓配信息加入其中,那不是很好嗎?智能組件可以辦到。
我們將逐步向你展示如何創建智能組件。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將使用這樣的青銅法蘭襯套:
從套管制造商目錄中可以看到,外殼孔的配合為+ 0.03 / -0mm的H7。外殼配合公差對套管的壽命非常重要。如果不正確則會發生過早失效的危險情況。
創建一個比你將使用的套管更大的小塊。在此示例中,塊大小為100x100x60mm。該塊將用作“虛擬”組件,該組件將定義孔和附加特征,如用于襯套孔的倒角和圓角。
從塊中創建一個程序集。然后插入帶凸緣的襯套,并使用重合配合將其配合到塊的頂面。襯套在塊中居中但是其實這并不重要。
為套管創建孔,倒角和圓角。孔的公稱直徑為70mm,配有H7。孔的深度為50mm。將1.5mmx45°倒角應用于孔頂部邊緣,并將最大1mm的圓角應用于孔的底部內角。
了解如何創建這些功能以使其正常工作真的非常重要。孔,倒角和圓角的外部參考必須與襯套相關聯,而不是與塊相關聯。孔將是法蘭下側面的一個子。倒角和圓角將是孔的子。
在程序集的上下文中編輯塊。孔的草圖平面是法蘭的下側面。
繪制一個直徑70mm的圓圈并使用適合公差,H7。
切割擠出50mm深的圓。
然后將1mm圓角應用于孔的底部內邊緣。在倒角之前首先應用圓角非常重要。接下來在孔的頂部邊緣上創建倒角。選擇孔的面而不是頂邊。這樣可以保持與套管相關的倒角參考,而不是塊。如果在圓角之前創建倒角,則會在孔的頂部和底部獲得2個倒角。那么在那種情況下你將無法應用圓角。
神奇的地方來了。在工具下拉菜單下,選擇“使組件智能化”(Make Component Smart)。
在智能組件屬性管理器中,需要進行以下選擇:
所以發生了什么?首先,在套管的設計樹中添加了一個Smart Feature(智能特征)文件夾。打開它會顯示Features和References文件夾。在“特征”文件夾中,列出了孔,倒角和圓角。在參考文件夾中列出了“用于特征的組件”,并在其下列出了孔的切割擠出。
另一件事是套管組件圖標有一個閃電標志,表示它是一個智能組件。
使用OTS組件時,最好將它們放入設計庫中,并與組織中的其他工程師共享。如果你正在使用 SolidWorks PDM Professional(專業版)并在 Vault 中安裝了設計庫,則管理員必須將智能組件添加到設計庫中。
如何使用智能組件?
將智能組件添加到設計庫后,你可以將其拖放到組件中,并將智能組件中包含的智能功能應用于配合組件。通過定義配合參考,可以將其他自動化添加到套管中,以便在將設計從設計庫拖動到裝配體中時,套管會卡入到位。
慧都科技是正版SolidWorks西南片區正式授權經銷商,擁有負責正版SolidWorks免費試用,咨詢,銷售,技術支持,售后于一體的專業團隊,旨在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三維設計解決方案。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