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行業資訊|編輯:陳俊吉|2016-04-28 09:28:00.000|閱讀 1541 次
概述:我們總喜歡說“早知道這樣那樣就好了”,“如果早知道…就會……”,這樣的話每天都出現在我們身邊,總是想提前或者預測到一些即將到來的事情,依靠算命?呵呵,不靠譜!進入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你的這些顧慮統統將會解決掉。因為數據比你更懂你自己!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在互聯網逐漸步入大數據時代后,不可避免的為企業及消費者行為帶來一系列改變與重塑。其中最大的變化莫過于,消費者的一切行為在企業面前似乎都將是“可 視化”的。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深入研究與應用,企業的專注點日益聚焦于怎樣利用大數據來為精準營銷服務,進而深入挖掘潛在的商業價值。于是,“用戶畫像”的 概念也就應運而生。
用戶畫像,即用戶信息標簽化,就是企業通過收集與分析消費者社會屬性、生活習慣、消費行為等主要信息的數據之后,完美地抽象出一個用戶的商業全貌,可以看作 是企業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基本方式。用戶畫像為企業提供了足夠的信息基礎,能夠幫助企業快速找到精準用戶群體以及用戶需求等更為廣泛的反饋信息。
談到用戶畫像,就少不了信息標簽,標簽代表用戶對該內容有興趣、年齡、偏好、需求等,指數代表用戶的興趣程度、需求程度、購買概率等,用標簽為用戶建模,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三個要素,簡單來說就是什么用戶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了什么事。目前流行的推薦引擎(今日頭條),搜索引擎(百度)等就是依托用戶畫像進行的精準推薦。
針對數據類別,可以細分形成字段集。
1.用戶數據:
用戶自然特征:性別,年齡,地域,教育水平,出生日期,職業,星座
用戶興趣特征:興趣愛好,使用APP/網站,瀏覽/收藏內容,互動內容,品牌偏好,產品偏好
用戶社會特征:婚姻狀況,家庭情況,社交/信息渠道偏好
用戶消費特征:收入狀況,購買力水平,已購商品,購買渠道偏好,最后購買時間,購買頻次
2.商品數據(以消費電子類為例):
手機:品牌,顏色,尺寸,電池容量,內存,攝像頭,CPU,材質,散熱,價格區間
筆記本:品牌,屏幕尺寸,配置,顏色,風格,薄厚,價格區間
智能手表:品牌,功能,材質,電池容量,顏色,風格,價格區間
3.渠道數據(以消費電子類為例):
信息渠道:微信,微博,論壇,SNS,貼吧,新聞網站,咨詢App
購買渠道:電商平臺,微店,官網,實體店,賣場
當企業能夠準確的為用戶畫像時,就可以了解用戶的消費習慣,甚至可以知道用戶的思維方式,以此進行更精準的營銷服務,具體包括:
1、分析用戶屬性,找出忠實用戶、核心用戶、目標用戶與潛在用戶
2、根據數據管理平臺進行用戶行為數據收集,搭建并完善用戶畫像模型;
3、尋找迫切需求信息的匹配人群,精準推送相應的營銷廣告或服務信息;
4、營銷信息投放一段時間后,剖析用戶反饋行為數據,使營銷更加精準;
5、不斷豐富與優化用戶畫像模型,從而最終達到個性化營銷與服務推送。
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每一個人的行為都在時刻被后臺無形的眼睛監控著,一個用戶打開網頁,買了一個杯子;與該用戶傍晚溜了趟狗,白天取了一次錢, 打了一個哈欠等等一樣都被存儲記錄了起來。當行為集中到互聯網,乃至電商,用戶行為就會聚焦很多,這些行為就足以判斷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和身上的各種標簽!
本文轉載自頭條號-孟德說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