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行業資訊|編輯:陳俊吉|2016-08-01 14:13:42.000|閱讀 336 次
概述:經過國稅、 地稅的長期建設, 兩者都在稅務監管方面積累了多年的數據, 過去簡單的統計分析已經滿足不了客戶增長的需求, 全 國各地已經開始步入稅務預測分析的時期。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相關鏈接:
本方案適合于各省/地市國稅局、地稅局。
經過國稅、地稅的長期建設,兩者都在稅務監管方面積累了多年的數據,過去簡單的統計分析已經滿足不了客戶增長的需求,全國各地已經開始步入稅務預測分析的時期。
案例一:北京市地稅(稅收指標體系 )
北京地稅綜合指標體系是北京市地稅“稅收經濟觀” 、“稅收信息觀” 在工作中的具體實踐, 通過利用SPSS軟件進行二次開發, 建立起了稅收分析工作的智能系統和完善流程。 其中, 包括了以下四個指標體系子系統:
1 ) 稅收預測系統。 通過研究稅收數據與經濟指標之間的關系, 以及稅收數據自身的變化特征, 建立科學的稅收預測模型。 在模型建立中, 采用SPSS的相關分析、 回歸分析、 時間序列等方法進行綜合建模, 得到最優的預測模型。
2) 計劃監控管理系統。 計劃監控管理系統是通過對稅收歷史數據的測算, 精確掌握其橫向、 縱向分解規律, 制定出符合實際的全年稅收分解執行計劃, 同時設計專業的監控指標體系并實現完備的分析功能, 從而為各區域、各稅種、 各時段的稅收任務提供 監督標準和執行向導, 使稅收工作進度執行在監控管理之下。
3) 稅收信心調查系統。 稅收信心調查系統是以稅收相關群體為測量對象, 以其在經濟、 稅收等方面的主觀預期為測量范圍, 以客觀的度量指標和客觀的度量方法, 進行統計測量和綜合, 獲得一個綜合信心指數, 作為對稅收信心的綜合度量指標。
4) 稅收景氣分析系統。 通過對經濟、 稅收的歷史數據進行整理后, 以經濟周期循環理論和景氣指數的編制原理為基礎, 動用季節調整、 對稱增長率、擴散指數等數理統計的方法建立擬合的數學模型,在此基礎上,依靠稅務人員觀察分析 能力、 邏輯推理能力, 對稅收收入完成情況、 發展趨勢及未來收入的合理區間進行預警監測。
該系統的開發完成,使得稅收管理部門對稅收發展有了充分的了解, 為稅收管理提供了及時準確的輔助決策信息。 開發完成后,北京地稅向全市各區分局進行了推廣,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各區應用該體系半年后,針對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進行了更深入業務分析, 對該體系的建立進行了調整和優化, 使之成為理論嚴謹、 貼合業務的分析體系。
案例二: 南京市地稅(輔助決策支持 )
從2003年底開始,南京地稅引入SPSS開發輔助決策支持系統, 目標在于建立一個服務于地稅各部門的綜合信息查詢及分析平臺。 該平臺可以方便地把各分析主題逐步嵌入到系統中, 現有分析主題為各稅種入庫稅款分析、個人所得稅管理、 營業稅管理、 納稅評估等。在每一個平臺中,都包含了從分析結果到明細數據的展示和查詢,并且可以同步顯示出分析中所用到的關鍵指標,給業務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工作便利。
如個稅管理部門可以實時查詢納稅人的網上申報情況,同時得到其申報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評估結論。 又如評估人員從該平臺中可以一次性獲得納稅戶在多個評估分項上的評估報告和疑點所在,并看到可疑稅款金額,使得在評估選案時有針對性和優先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據評估科的反饋結果,根據平臺拿到的選案清冊中命中率達到95%以上。
以納稅評估子系統為例,利用SPSS的分析優勢,南京地稅在其分析型納稅評估系統中,對納稅人的繳稅行為和繳稅數額進行綜合評估。評估方法包含評估指標,也包含通過統計分析和數據挖掘方法建立的SPSS評估模型。 評估項上包含了諸多內容, 如對納稅人申報納稅資料進行案關的初步審批對比,以確定進一步評估分析的方向和重點, 通過各項指標與相關數據的測算,設置相應的預警值,將納稅人的申報數據和預警值相比較,將納稅人申報數據與財務會計報表數據進行比較、 與同行業相關數據或類似行業同期相關數據進行橫向比較,等等。
納稅評估系統服務于稅務機關的領導決策者、評估稽查科室、稅務所監管人員等。從建立好的納稅評估系統中,根據疑點稅款進行選戶的方法,使得評估工作的收益大大增加。達到“一人到崗, 各稅通查” 的效果。
解決方案概述
采用 數據分析工具, 由核心稅務監管人員將稅務監管長期積累的經驗轉化為數學模型, 支持國稅業務部門進行稅源流失預測, 偷漏稅偵測等業務應用。 實現稅戶調查、 稅收預測、 納稅評估、 稽查選案、 景氣分析、 稅源分析等等。
該方案體現的優勢:
詳情請咨詢!
客服熱線:023-66090381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