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大數據新聞|編輯:徐能勝|2019-07-09 15:55:27.650|閱讀 493 次
概述:很多的人認為,報表就是BI。實際上,報表只是BI的一部分,雖然BI應用的結果通常需要通過報表來展示,但是,BI絕對不僅僅是報表。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很多的人認為,報表就是BI。實際上,報表只是BI的一部分,雖然BI應用的結果通常需要通過報表來展示,但是,BI絕對不僅僅是報表。
其實,大家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如同15年前的ERP一樣。1998年,國內兩大巨頭金蝶與用友都開始宣稱從財務軟件進入ERP領域,于是,ERP才逐漸為世人所知,ERP到底是什么,大家開始眾說紛紜。
財務+進銷存就是ERP?沒有MRP的ERP不叫ERP?顯然,國外ERP廠商與國內ERP廠商對大眾理解ERP的引導是不一樣的。過程曲曲折折,我們不說也罷,現在我們只總結一下15年后的今天,大家對ERP的理解還有偏差嗎?各ERP廠商還在強調不同的概念嗎?答案是,沒有了,大家都統一了,回到了原點:那就是ERP其實是一個系統,它強調的是企業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各項資源的匹配系統化,只有將這些資源匹配系統化了,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從而提升競爭力。而到底ERP包括哪些功能模塊,已經少有人去強調了。現在中國管理高層提出了一個”協同創新”的概念,其實倒是挺符合ERP的初衷的。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最終大家對BI的理解,也會回歸到理性的原點:那就是BI是一個輔助決策的智能系統,它的核心就是幫助企業利用好數據,讓決策管理者隨時隨地獲取關鍵信息,讓決策者基于數字決策,最終提高決策水平。至于用什么技術來實現上述的目標,慢慢的,會變得不那么重要。
那么,基于現階段大家的認識,我們來對比一下報表與BI的聯系與區別,讓大家思考一下,我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我們先來看看現階段大家是如何來滿足決策管理者的分析需求的:97%以上是通過EXCEL表格手工整理各種報表,不到3%利用了IT技術,實現了報表的自動化。
隨著決策者對分析的要求越來越高,于是乎,報表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甚至出現了所謂的”中國式報表”——在一個EXCEL頁面中,密密麻麻的布滿了決策者關心的所有內容,就只恨屏幕或不夠大)。大家都知道,這些大量的手工處理,是很容易出錯,且無法及時得到的。于是,許多企業有專人來負責報表制作,而這些報表制作人員加班加點也變成了家常便飯。大家努力的效果呢?我們走訪了大量的企業決策者,當問他們:報上來的厚厚一疊報表,您有看嗎?他們絕大多數會回答:有看的,只是,一般只看其中的一兩張。沒有時間,真的有感覺有問題,還是直接找人來問了。
對了,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我們提供了決策者大量的報表,為什么幫助不大呢?因為信息一旦過多,就會變成”信息洪水”。
換而言之,傳統報表是實現決策者這個”希望”的。這句話的核心有兩點:一是有問題才讓我知道,沒問題的話,其實我也不需要關注。二就是我隨時都可以知道。
我們再想想,報表能實現嗎?
一,表格報表根本無法快速讓決策者識別是不是有問題,它只是羅列了一堆數字而已。
二,無論報表制作者多么厲害,領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此時,報表制作者可能會喊冤了:這么多報表都是你讓做的,辛辛苦苦加班做出來了,現在說這些報表其實也沒有什么用,那怪誰呀。
是呀,誰也怪不著。我們也不想去怪誰,看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簡單,就是用BI技術,改變決策者獲取報表的方式:
1、通過儀表盤+多維分析+鉆取:儀表盤讓決策者首先看到哪項KPI指標有問題,到底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就可以通過鉆取到多維分析模型,多角度的分析問題的真正來源。
2、BI系統可實現”拉”式與”推”式信息提供方式,決策者主動登陸BI系統可隨時查詢,或者系統會以郵件或短信的方式推送關鍵信息。
通過這里就可以看到,BI是一個系統,它是立體多方面的,而報表,僅僅是一種展現方式而已。
1、任意維度
報表可以實現多維度呀。什么是真正的任意維度?不就是任意維度任意組合嘛。報表可以的呀。
是的,報表可以的,但我們來看,如果要實現上面的多維度分析,要制作多少張報表?
分店收入TOP10
品類銷售報表
品類銷售趨勢分析
分店品類銷售分析
品類客戶銷售分析
季度銷售分析
……
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任意維度?對不起,糾正一下,應該是任意維度任意”動態”組合。
動態,就是指瀏覽用戶自己可以通過鼠標拖拽即可完成,無須通過報表設計人員。這才是關鍵!
2、任意分析路徑
再看看分析路徑。
“分析路徑,不就是報表鉆取嗎?”
是的,分析路徑的實現過程,就是設置報表之間的鉆取。
“那報表軟件也可以實現的呀。”
是的,只要設計好報表之間的參數傳遞,要實現報表之間的鉆取是沒有問題的。只是……
暫且不說報表軟件設置參數的傳遞有多麻煩,關鍵是,通過這種設置得到的分析路徑是固定的,A報表——>B報表——>C報表。但事實上,決策者的分析思路是不確定的,雖然可以總結出一些常規的路徑,但在實踐中,總會需要走一些非常規的路徑。
真正的任意分析路徑是可以由決策者自行決定的,而不是由IT人員預先設置好的。決策者的”不走尋常路”成為了IT報表制作人員難以擺脫的”噩夢”!
3、傳統報表軟件的幾道坎
其實,報表軟件還有幾道坎:
首先,一張報表一個SQL,隨便一個變化,就需要修改SQL,維護起來麻煩;
第二,對于復雜的應用,是需要寫復雜的存儲過程來實現的,這樣維護起來麻煩,運行效率也低;
第三,那就是權限管理。剛開始用報表軟件時,可能大家也不怎么關注,認為反正就是當官的人用,也沒幾個人。可等慢慢的發現,就算沒多少個人用,但報表數量多起來以后,權限的設置就變得麻煩了。大多數報表軟件權限管理是比較初級的,就是讓你在設計報表的SQL時,加上where條件,這樣,同一個樣式的報表,因為不同where條件,就要設計成N多張報表。有的企業,進報表平臺一看嚇死人,密密麻麻有幾百張報表,仔細一下,搞了半天也沒多少張,只是,同一張報表后面加了一個括號,如銷售日報(北區)、銷售日報(南區)……
當然,國內一些做的比較好的報表軟件商(比如帆軟(我們))將這一塊的功能優化了一下,至少按角色來進行授權,這樣,只要是這個角色瀏覽報表,就自動會按這個權限來控制,就不需要每個報表都授權了,如北區銷售總監,它的條件就是”部門='北區'”。
4、報表軟件難以完成的任務
您是一個連鎖集團的銷售總監,最近在籌備一次促銷活動,為了讓這次促銷效果更好,成本更低,需要馬上了解下面的信息:
哪些類型的客戶(年齡、收入、性別、學歷)更有可能購買促銷產品?——有了它,就可以更精準的發送促銷廣告,降低廣告成本,提高廣告效果。
上述類型的客戶,又同時會購買其他哪些商品?——可同時參與促銷,或者,在促銷品的旁邊陳列,以提高促銷收益。
上述類型的客戶,一般是什么時間來消費?——以決定促銷活動什么時候開始比較合適?需要持續多久?
以往類似的促銷效果如何?促銷產品的銷售變化?客流量是否增加?客單價是否提高?——以決定促銷是否進行。
……
上述這些,都是報表軟件無法完成的任務,但利用BI的數據挖掘技術,就可以輕松的得到上述答案。
作為一款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的優秀BI軟件,Qlik能夠幫助企業和使用者做更多。
Qlik不是讓你相信自己所知道的,而是促使你去思考更多的問題和疑惑。Qlik使我們懷疑得出的結論、回到初步階段、重新設定假定和條件。它促使我們思考,而不是給出事實。讓你從不同視角查詢一系列相關數據,以便在一組不確定的條件下更進一步接近事實。
因為企業需要的是用BI工具幫助做出最佳決策,而不是正確決策。
在BI軟件市場,Qlik作為輕型BI產品,相較于報表工具,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Qlik自助式數據可視化分析平臺,提供多類型數據源接入、數據集可視化定義、自助多維數據分析和交互式故事板等功能,旨在以高效、低學習成本的使用方式,為業務人員提供自助式數據探索與可視化分析服務,洞悉數據背后隱藏的商業價值、輔助企業決策。
最為重要的是,作為一款可以讓任何企業、個人使用的BI軟件,Qlik向全球用戶提供了永久免費使用的版本,您可以通過Qlik在中國的代理商——慧都科技官網直接進行下載:
慧都科技有著專業的大數據分析專家團隊,為企業提供最為合適的數據管理、數據分析產品及服務。慧都商業智能服務,在基于Qlik等BI平臺的基礎之上,能夠為企業提供中國式端到端的BI業務分析方案和實施服務,將BI高級分析能力融入您的整個業務。如果您有商業智能BI方面的需求,歡迎您隨時!
更多關于慧都、關于Qlik的話題和資訊,歡迎登陸//fc6vip.cn/zt/qlik/index.html與我們溝通交流。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