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大數據新聞|編輯:況魚杰|2020-08-25 15:25:16.187|閱讀 223 次
概述: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有關減少碳排放的方法,一些分析師認為,大數據是這項工作的關鍵。而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原因。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相關鏈接: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有關減少碳排放的方法,一些分析師認為,大數據是這項工作的關鍵。而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原因。
人們早就注意到了大數據與氣候變化之間的聯系,但迄今為止,大數據在氣候科學中的應用主要限于評估污染物和溫室氣體造成的損害。正如我們之前所指出的,大數據與先進的地球觀測相結合是其中的一種實施方式。
但是,越來越多的共識是,大數據有潛力以更根本的方式使我們的經濟更加綠色。
其邏輯是這樣的。市場為了有效運作,需要盡可能多的關于在市場上交易的產品的信息。目前,商品生產公司(無論是開采石油還是生產小麥)都擁有大量關于其產品來源以及生產方式的信息。遺憾的是,這些產品的投資者很少能得到這些數據,而最終的消費者就更少了。
通過提供數據,我們將允許投資者和消費者在投資和購買商品時做出更好的選擇。最終,這可能意味著更綠色的產品。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一罐汽油。石油開采業是我國經濟中技術最先進的行業之一,各個公司對他們開采和銷售的每一罐汽油都會收集大量的數據。但目前,這些數據都沒有進入股票市場,原油是作為通用的、可替換的油桶進行買賣的。
用油砂油提煉的汽油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幾乎是北海石油的兩倍。但目前,投資者和消費者無從知曉,因此也無法表達對更綠色版本的偏好。對于公司、投資者和消費者來說,他們越來越多地將購買選擇建立在產品的生態影響上,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最令人沮喪的因素是,許多可以讓市場做出這種明智決定的數據已經存在,已經被龐大的物聯網網絡收集,幾乎覆蓋了我們制造業和食品生產行業的每一個部門。只是這些數據從來沒有離開過當初收集這些數據的公司的網絡。
當然,在向消費者和投資者提供這些數據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戰。其一是技術上的挑戰。盡管許多食品生產企業擁有先進的物聯網公司,但當世界上只有58.8%的人口能夠接入互聯網時,很難看到發展中國家的小規模生產者如何分享這種數據。
盡管如此,有一些公司已經在開拓利用大數據的方式來追求更綠色的市場。最近在美國興起的碳信用登記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另一個例子是Oxy低碳企業正在開發的技術,該企業設想在這個世界上,碳信用額度可以像現在的商品一樣進行交易。
此外,這種由市場驅動的變革在一個主要行業中也有先例:音樂行業。CD的銷售量在1999年達到頂峰,同年Napster開始提供MP3的P2P下載。至關重要的是,讓Napster掀起數字音樂革命的不僅僅是Napster較低的曲目成本:還在于消費者對他們下載的曲目和專輯有了更多的信息。
未來的投資者不需要交易500桶原油,而是獲得極其詳細的信息,了解這些石油從哪里開采出來,以及由此產生的生態成本。對于那些希望證明自己綠色環保資質的公司和投資者來說,這可能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注意到,至少在目前,向公眾提供他們收集的數據并不符合大型制造業和礦業公司的利益。例如,記錄我們生產糧食的方式的真實生態成本,可能會使這些公司擔心公眾的反彈。
但實際上,鑒于大數據革命已經來臨,這不太可能帶來多大的改變。投資者在不久之后就會開始要求提供這樣的數據,因為他們知道公司已經收集了這些數據。第一個提供這些數據的公司可以期望通過這樣做大大提升他們的公眾認知度,但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將為更好地改變世界。
關于慧都大數據分析平臺
慧都大數據分析平臺「GetInsight®」升級發布,將基于企業管理駕駛艙、產品質量分析及預測、設備分析及預測等大數據模型的構建,助力企業由傳統運營模式向數字化、智能化的新模式轉型升級,抓住數據經濟的發展勢頭,提供管理效能,精準布局未來。了解更多,請。
慧都大數據專業團隊為企業提供商業智能大數據平臺搭建,免費業務咨詢,定制開發等完整服務,快速、輕松、低成本將任何Hadoop集群從試用階段轉移到生產階段。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