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行業資訊|編輯:陳俊吉|2016-08-10 09:16:20.000|閱讀 433 次
概述:隨著信息化的深入和兩化的深度融合,大數據在石油石化行業應用的前景將越來越廣闊。以下是是2016年我國能源行業大數據的發展現狀及市場分析。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相關鏈接:
隨著信息化的深入和兩化的深度融合,大數據在石油石化行業應用的前景將越來越廣闊。以下是是2016年我國能源行業現狀及市場分析:
(1)石油天然氣行業大數據進展
石油天然氣行業的大數據仍處于起步階段。2014年石油行業共組織召開5場提高油氣行業信息化的會議,意在提高行業信息化程度,推廣大數據在行業內的應用。根據中國石油招標網的數據統計,2014年中國石油共發起建設12個與大數據有關的項目,其中東方物探、新疆塔里木油田及大慶油田在的動作最多。項目建設內容多集中在建設油田勘探開發一體化數據中心、建設研究成果知識庫2個領域。這也說明目前國內油氣行業仍處在數據的采集、存儲階段,尚未上升到的高度。
原油煉制及油品銷售環節的大數據處于萌芽階段。企業對煉油大數據僅有概念性的了解,目前能夠體現業務布局的即阿里與中石化的合作。阿里云今年4月 20日宣布與中國石化展開技術合作,中國石化將借助阿里巴巴在云計算、大數據方面的技術優勢,對部分傳統石油化工業務進行升級,打造多業態的商業服務模式。
油氣行業長期以來處于壟斷地位,對于新技術的接受和推廣較為緩慢。但隨著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推行,大數據在能源行業必將展開應用。預計大數據也將寫入能源行業的十三五規劃,未來大數據必會成為油氣行業新的爆發點。
(2)電力行業大數據進展
電力大數據在國內發展勢頭良好,國內較為落后。早在2013年,國家電力集團曾發起在電力行業推行大數據的嘗試,但很快終止了這次行動。最近一年國家開始大力推行電力改革,鼓勵分布式電源主要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運營模式,積極發展融合先進儲能技術、信息技術的微電網和智能電網技術,確保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依法全額保障性收購,這為分布式發電和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大規模接入電網創造條件。
(3)風電等新能源大數據進展
國家近幾年大力推行風力發電。風電行業具有大數據幾個主要特征中的數據量大的特征,大數據的實時性也為風電行業提供精準的解決方案——實時數據采集和在線監測,幫助風電管理人員實時監控終端運行狀態,高效管理數據。
(4)智能終端與能源行業的結合
為智能化產品研發提供支持。將能源大數據、信息通訊與工業制造技術結合,通過對能源供給、消費、移動終端等不同數據源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設計開發出節能環保產品,提供付費低、能效高的能源使用與生活方式。
二、市場需求分析
①石油行業的大數據需求
國內三大石油國企將成為推動石油大數據進展的主力。中國石油的數據中心,中石化的能源行業十三五規劃、煉油大數據、油品銷售大數據,中海油的海上石油勘探、海底地震,這些都是大數據與能源行業的結合點。
②電力行業的大數據需求
國家電網于2014年重新開始大數據的嘗試,并開始大力推動智能電網。智能電網的推廣,將帶動對大數據調節用電高峰的需求,家庭用電及工業用戶節能省電的需求,這些需求必將引發一系列智能設備、數據分析廠商的崛起。
③新能源的大數據需求
風電裝機容量大。截至2013年底,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已超過9100萬千瓦,投運機組近7萬臺,并網發電的風電場約2100個。目前國家規劃到 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億千瓦。當前風電行業的痛點在于風電機組性能差異大,年發電量達不到預期指標;風電場設計、運行不合理,設計偏差造成發電量難以達到設計指標;風電運行數據難以有效利用,積累的海量數據未能充分利用,通過分析挖掘可以發掘很多改善發電性能的措施。利用大數據分析挖掘的方法可以優化風電機組功率特性,提高可利用率。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能源礦產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詳情請咨詢!
客服熱線:023-66090381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